Document

市纪委监委“点题式”监督护航重大项目建设——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跑出“加速度”

字号:        

    

“没想到办理建设工程许可证、施工许可证那么快,2个工作日内就完成了,土地证在土地出让金交齐后3个工作日就拿到了。”在山东明康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原料药创新孵化园项目现场,企业负责人董增华介绍“点题式”监督带来的成效。

项目有无按计划推进,是否有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?相关职能部门服务保障、监管是否到位?市纪委监委生物医药产业监督专班对现代医药港和鲁西新区、定陶区、郓城县、鄄城县四个生物医药园区及重点项目开展“点题式”监督。

生物医药作为我市着力打造的首选主导产业,市纪委监委立足“监督的再监督”职能定位,采取“室组地+部门”联动监督的方式,通过看现场、见项目主管单位、查实际完成投资等方式进行督查,有效传导压力。

项目建设是经济运行生命线。市纪委监委围绕生物医药园区标准化建设、规范性运营、高质量发展,运用“一两双双”监督模式,建立《菏泽市2023年生物医药产业“点题式专班监督”工作清单》,逐一明确监督部门、具体责任人,每月调度检查工作进展情况,收集整理“一港四园”运行情况、影响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问题,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拿思路、解问题、增实效。

为提高工作效率,节省企业施工的“黄金时间”,监督专班在项目审批建设期间,督促园区管委会统筹项目建设各个环节,对应成立服务专班,把企业项目建设涉及的住建、国土、规划、环保等部门具体工作人员都纳入服务专班,将手续办理时间尽量优化,保障各环节有序衔接,创造了手续办理的“加速度”。

“我们园区内路灯不亮,影响企业职工和周边群众出行,还给职工群众带来了安全隐患……”接到定陶润鑫化工园区某企业的反映后,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立即行动,督促园区管委会、综合行政执法局、供电公司、交通运输局成立工作组,专题分析研究,拿出解决思路,经过督促推进,7480米电缆铺设完成、14个路口施工竣工、变压器安装到位、155盏路灯检修完成。

“近期查处6名执法人员接受企业宴请,背离新型亲清政商关系,损害了党委和政府的形象,影响发展环境,”巨野县通报曝光的典型案例中,涉及的相关执法人员受到党纪政务处分,所在单位分管责任人也受到问责处理。市纪委监委结合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,采取“大数据运用+制度约束”的手段,开发涉企执法检查监督平台——“麟智法”App,利用平台系统数据碰撞、分析研判等对3305次执法过程进行监督,通报的案例就是其中发现的问题之一。通过督促部门单位建立完善“专班服务”“首查不罚”“双服务官”“企业评议涉企部门”等制度,为企业消除隐形壁垒。目前,共督促整改问题51个,形成问题线索6个,处理处分10人,督促相关党组织问责2人;开展专题调研2次,制发工作提示函3份。

“下步,我们将结合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专项整治,建立护航优化营商环境监督举报问题线索台账,梳理部门在落实‘减费降税、项目审批、土地手续、政务服务、执法监管’等方面存在的违纪违法问题,开展问题线索大起底,更好推动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。”市委常委、市纪委书记、市监委主任李茂楠表示。

打印 关闭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菏泽市纪委监委